OPzV系列 产品特征 1. 容量范围(C10):150Ah—3000Ah 2. 电压等级:2V; 3. 设计浮充寿命:在25℃±5℃环境下,设计浮充寿命为20年; 4. 循环寿命:在标准使用条件下, 25%DOD循环7000次; 5. 自放电率≤3%/月; 6. 充电接受能力高,节时节能; 7. 工作温度范围宽:-25℃~60℃ 8. 搁置寿命:充足电后,在25℃环境下静置存放2年,电池剩余容量仍在50%以上,充电后,电池容量可以恢 复到额定容量的**。 9. 抗深放电性能好: 100%放电后仍可继续接在负载上,四周后再充电可恢复原容量。 主要应用领域 电信、移动、网络、铁道、机场等各种通信、信号系统备用电源; 电力系统、核电站备用电源; 太阳能、风能、水力发电储能,风光互补工程; 舰船、海事等备用电源; 石化系统备用电源; 海洋信号与航标; 信息行业; UPS、医疗设备、应急照明等备用电源; 环保、节能要求高的场合; 数据传输和电视信号传输; EPS/UPS; 各种循环应用。 产品参数 产品规格和主要参数 PDF 产品型号 额定电压 10h率容量(Ah) 长(mm) 宽(mm) 高(mm) 总高 (mm) 重量 (kg) 短路电流(A) 参考内阻(mΩ,25℃) 端子类型 GFMJ-150H 2 150 103 206 352.5 385 15 1500 0.8 GFM-28 GFMJ-200H 2 200 103 206 352.5 385 18.0 2000 0.75 GFM-28 GFMJ-250H 2 250 124 206 352.5 385 22.0 2500 0.70 GFM-28 GFMJ-300H 2 300 145 206 352.5 385 25.5 2999 0.60 GFM-28 GFMJ-350H 2 350 124 206 471 503.5 28.0 3049 0.58 GFM-28 GFMJ-420H 2 420 145 206 471 503.5 33.5 3658 0.55 GFM-28 GFMJ-490H 2 490 166 206 471 503.5 38.0 4268 0.50 GFM-28 GFMJ-500H 2 500 166 206 471 503.5 38.0 4268 0.50 GFM-28 GFMJ-600H 2 600 145 206 646 678.5 46.5 4606 0.45 GFM-28 GFMJ-800H 2 800 191 210 646 678.5 62.0 6141 0.40 GFM-28 GFMJ-1000H 2 1000 233 210 646 678.5 77.0 7676 0.35 GFM-28 GFMJ-1200H 2 1200 275 210 646 678.5 91.5 9211 0.30 GFM-28 GFMJ-1500H 2 1500 340 210 646 678.5 112.5 11514 0.24 GFM-28 GFMJ-2000H 2 2000 399 212 772 804 153 12657 0.22 GFM-29 GFMJ-2500H 2 2500 487 212 772 804 187 15821 0.17 GFM-29 GFMJ-3000H 2 3000 576 212 772 804 222 18986 0.12 GFM-29 公司坚持“创新创业、精细立业、和谐发展”的发展观,全面实施绿色运营,高度重视产品设计开发、原材料采购、体系运行建设、节能环保、循环再利用等每一个环节,致力于打造绿色产业链和绿色可再生新型能源的研发。目前,公司已形成成熟的AGM和GEL两大类阀控铅酸蓄电池开发技术、锂离子电池开发技术和新能源系统集成技术;拥有“圣阳”、“ABT”、“赛耐克”、“方信”四个品牌,产品涵盖8大类21个系列400多个品种,并通过了CE、UL、VDS、GOST和泰尔认证;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、电力、UPS、EPS、新能源储能和动力能源等领域,**30多个国家和地区,**国内外市场。 公司不断汲取世界先进技术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关系,建立了省级院士工作站、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。公司拥有100多人的研发队伍,拥有多项发明**,先后参与国家和行业十多项技术产品标准的制定,为国家规范管理、行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 公司秉承“细分市场、专业经营”的经营理念,以为客户提供专业化、现场化、主动化服务为宗旨,通过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,标准的服务规范,实现了从传统的维护保养服务向提前发现客户潜在需求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转型,努力与客户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实现合作共赢。 公司持续贯彻“让客户满意,让**放心”的经营宗旨,积极响应国家“转方式、调结构”的宏观政策,致力于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、循环经济的推进,争取为构建和谐社会、实现人类、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存做出积极贡献。